奥妙无穷 : 奥:深奥。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。
重新做人 : 指已认识、悔改所犯罪过,并以此为起点重新塑自己的形象。
传为美谈 : 美谈: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。指传扬开去,成为人们赞美、称颂的事情。
从头到尾 : 从开头到结尾。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。
大有人在 : 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。
东山之志 : 指隐居的念头。
改头换面 : 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。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内容实质不变。
觥筹交错 : 觥:古代的一种酒器;筹:行酒令的筹码。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。
刮目相待 : 刮目:擦眼睛,表示用新眼光看人。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。
刮目相看 : 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光阴荏苒 : 荏苒: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。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。
焕然一新 : 焕然:鲜明光亮的样子。改变旧面貌,出现崭新的气象。
焕然如新 : 改变旧面貌,出现崭新的气象。同“焕然一新”。
艰苦奋斗 : 不怕艰难困苦,坚持英勇斗争。
江山如故 : 故:从前。高山大河面貌依旧。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。
截然不同 : 截然:很分明地、断然分开的样子。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。
竭尽心力 : 竭:尽,用尽。用尽全部力量。
节同时异 : 季节相同,但时间已不是那个时间了。多用于表达时过境迁,因而怀念故人。
今非昔比 : 昔:过去。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。多指形势、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令人莫测 : 形容情况复杂,使人无法推测。
墨守成规 : 墨守: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;成规: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、方法。指思想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。
判若两人 :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,象两个人一样。
日新月异 : 新:更新;异:不同。每天都在更新,每月都有变化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,不断出现新事物、新气象。
日往月来 : 形容岁月流逝。
慎终如始 : 慎:谨慎;如:象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事过境迁 : 境:境况;迁:改变。事情已经过去,情况也变了。
始终如一 : 始:开始;终:结束。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,不间断。
始终不渝 : 渝:改变,违背。自始自终一直不变。指守信用。
时异事殊 : 殊:不同。时间不同,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样。形容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。
时异势殊 : 指时代、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。
时移世易 : 易:变。时光推移,世事随之改变。
时易世变 :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
时过境迁 : 迁:变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情况发生变化。
天壤之觉 : 壤:地。天和地,一在极上,一在极下,比喻差别极大。
天壤之别 : 壤:地。天和地,一极在上,一级在下,比喻差别极大。
脱胎换骨 : 原为道教用语。指修道者得道以后,就转凡胎为圣胎,换凡骨为仙骨。现比喻通过教育,思想得到彻底改造。
物是人非 :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,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。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。因而怀念故人。
洗心革面 : 清除旧思想,改变旧面貌。比喻彻底悔改。
一如既往 : 一:完全;既往:从前,已往。指态度没有变化,完全象从前一样。
一定之规 :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。比喻已打定的主意。
一家章句 : 谓疏解经籍,自成一家之学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程材》:“是以世俗学问者,不肯竟经明学,深知古今,急欲成一家章句。”
一家骨肉 : 谓全家的亲人。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中:“相陵相贼,自其一家骨肉之亲,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,彼此藩篱之形。” 清 吴兰馨 《绛蘅秋·设局》:“一家骨肉,説什么年轻。”
一折一磨 : 谓备受折磨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五回:“如今弄得俺娘儿们一折一磨的。”
一塌括子 : 亦作“ 一榻括子 ”。
方言。通通;全部。 鲁迅 《准风月谈·各种捐班》:“连收藏古董、贩卖古董的少爷和商人,也都一榻括子的收进去了,这就叫作‘金石家’。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一:“ 徐义德 料到 上海 保不住,当然设法把他所经
一答一合 : 谓二人相互应答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:“何况是两个有心的,装作个无心的,彼此一答一合説话。”
一祖三宗 : 元 方回 论诗的一种见解。他贬斥北 宋 杨亿 、 刘筠 等所创的西昆派,而推崇 黄庭坚 等所创的 江西 诗派,并主“一祖三宗”之说。即以 杜甫 为 唐 诗之冠,是为一祖; 黄庭坚 、 陈师道 俱师法 杜甫 , 陈与义 嗣于后,是为三宗。
一易之地 : 指隔年耕种的土地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不易之地,家百畮;一易之地,家二百畮。” 郑玄 注:“不易之地,岁种之;地美,故家百畮。一易之地,休一岁乃復种;地薄,故家二百畮。”
一溜歪斜 : 方言。形容行路脚步不稳,东歪西斜。 老舍 《老张的哲学》第三六:“ 小三 一溜歪斜的提着一把大茶壶, 小四 拿着两个茶碗,两个一对一句的喊着:‘一二一’进来。”
一言赖语 : 谓满口油腔滑调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 红娘 闻语,吸地笑道:‘一言赖语,都是二四。’”
一拳柱定 : 一把握住,谓拿定主意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六回:“你是个男子汉,若是有主张的,一拳柱定,那里有这些閒言悵语?”
一刀一枪 : 指上阵交锋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九回:“将来到疆场,一刀一枪,博得个封妻荫子,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。”《荡寇志》第八五回:“就是阵上一刀一枪,山高水低失陷了,命里注定,爹爹也休记罣。”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五段:“别看咱这活不起眼,也是跟敌
一刀一割 : 指动刀杀人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, 武松 也替你去干。若是有些諂佞的,非为人也!”
一甲一名 : (1).科举一甲中的第一名,即状元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上天不负苦心,文章自有定论。将来殿试,那一甲一名也不敢必,也中个第三就好了!”
(2).泛指第一等,含讽刺意味。 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四十九》:“大约别的都可以老,只有自己不肯老
一宿之行 : 一天的行程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:“ 韩 相国谓 田苓 曰:‘事急,愿公虽疾,为一宿之行。’”按:古代师行一日三十里,三十里为一舍,舍亦可谓之宿。
一椽板屋 : 原指小屋,借指狭小的船舱。 宋 杨万里 《阊门外登谿船》诗之一:“一椽板屋纔经雨,两面油窗好读书。”
一棺之土 : 谓墓穴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吾生也有七尺之形,吾死也有一棺之土。” 北齐 刘昼 《新论·惜时》:“生为无闻之人,殁成一棺之土,亦何殊草木自生自死者哉!”
一溜鞭光 : 方言。形容行动迅速而连续。 管桦 《清风店》一:“我们只顾一溜鞭光地往下压低指标,象没出窝的小燕儿,等着母燕子喂食似的,仰脖子坐等着国家救济。”如:我一溜鞭光走访了许多家。
一人永占 : 清 初 李玉 所作《一捧雪》、《人兽关》、《永团圆》、《占花魁》四传奇的合称。
一灵真性 : 指灵魂。 元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第四折:“万里龙廷,知他宿谁家,一灵真性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八回:“一灵真性,竟来夺舍投胎,不期错了道路,投在个母猪胎里,变得这般模样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五:“﹝ 贾仁 ﹞一日祷告毕,睡倒在廊簷下,一灵真性
一二二一 : 一即二,二即一。谓名异而实同。《景德传灯录·菩提达磨》:“一二二一,皆彼所生,依教无染,此名戒行。”
一尺之面 : 指长脸。古相术家以为贵相。 晋 傅咸 《傅子》卷三:“相者三亭九侯,定於一尺之面。”《北史·皇甫玉传》:“时有御史 贾子儒 ,亦能相人。 崔暹 尝将 子儒 私视 文襄 , 子儒 曰:‘人有七尺之形,不如一尺之面,一尺之面,不如一寸之眼。大
乘机打刼 : 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。 清 张少南 《临安旬制记》引 明 王思任 《诛马士英疏》:“以至文选职方,乘机打刼。”
一瓣子心 : 同样心情。 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七段:“ 武震 已经听到许多关于炮手的事情。他们跟工人是一瓣子心,又不是一瓣子心。敌机几天不来,工人睡的又香,吃的又饱。高射炮手可要急坏了。”
倚人卢下 : 谓依靠别人生活。 郭沫若 《芭蕉花》:“最初流到 贵州 省城,其次又流到 云南 省城,倚人庐下,受了种种的虐待。”
倚倚嚱嚱 : 象声词。《宋史·律历志四》:“徵声抑扬流利,从下而上归於中……齿合而脣启谓之徵,倚倚、嚱嚱然,西域言‘沙腊’,‘沙腊’,和也。”
一跳八丈 : (1).形容精力充沛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回:“咱昨日在围场上,你一跳八丈的,如何就这们不好的快?想是脱衣裳冻着了。”
(2).现多用以形容脾气很大,容易发怒。如:他一跳八丈高地大发雷霆。
凉凉踽踽 : 孤独冷清貌。语本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古之人,行何为踽踽凉凉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师徒传习》:“他在那里凉凉踽踽,我这里朝朝暮暮忡忡耿耿,怎能彀膝前欢庆?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关克威招抚当阳详记》:“至则不挟一兵,不翼一矢,随
倒心伏计 : 谓心甘情愿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八回:“这个庵里的老尼从天上掉下来这个女人,吃了别人家的饭,安安静静倒心伏计的与你做活,却该十分庆幸才是。”
剔抽秃刷 : 亦作“剔抽秃揣”。
转动貌。 元 关汉卿 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他三个足丢没乱眼脑剔抽秃刷转。” 元 李直夫 《虎头牌》第一折:“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。” 元 郑庭玉 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他剔抽秃刷廝覷。迷留没乱踌躇。”
倒纻翻机 : 谓纺纱织布。 元 无名氏 《刘弘嫁婢》第二折:“置两三处家绣罗幃,娶五七个丫鬟婢,待着他生男长女,又不着他去倒紵翻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