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觞之会 : 豆:古代的一种食器,形如高脚盘;觞:古代盛酒器。指宴会。
飞觞走斝 : 犹言飞觥献斝。指频频传杯。
举觞称庆 : 觞:古代盛酒器。举杯庆贺,表示喜悦。
滥觞所出 : 觞:酒器;滥觞:使酒杯浮起来。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,只能浮起酒杯。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。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。
流觞曲水 : 觞:古代酒器;曲水:弯曲的水道。古代的风俗,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,在水滨聚会宴饮,以祓除不祥。后泛指在水边宴集。
曲水流觞 : 古民俗,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,流到谁面前,谁就取下来喝,可以除去不吉利。
觞酒豆肉 : 觞,古代盛酒器;豆,古代盛食器。泛指饮食。
一咏一觞 : 咏:吟诗;觞:古代盛酒器,借指饮酒。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。
一觞一咏 : 觞:古代盛酒器,借指饮酒;咏:吟诗。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。
羽觞随波 : 羽觞:鸟雀形状的酒器。用鸟雀形的酒杯装满了酒在水上随波漂流。比喻人的闲情逸致。
最可觞客 : 这里最适宜于请客喝酒赏景.
走斝传觞 : 斝、觞:古代酒器。形容宴饮气氛热烈
走斝飞觞 : 斝、觥:古代酒器。形容宴饮气氛热烈
称觞举寿 : 同“ 称觴上寿 ”。
汉 崔寔 《四民月令》:“子妇孙曾,各上椒酒於其家长,称觴举寿,欣欣如也。”
称觞上寿 : 举杯饮酒,表示祝寿。《陈书·侯安都传》:“明日, 安都 坐于御坐,宾客居羣臣位,称觴上寿。”《北史·宇文护传》:“每四时伏腊, 武帝 率诸亲戚,行家人礼,称觴上寿,荣贵之极,振古未闻。” 徐特立 《致张敬尧的公开信》:“营长做寿一次,由都总
噬脐无及 : 自咬腹脐够不着。比喻后悔不及。亦作“噬脐莫及”。
十鼠同穴 :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,一网打尽。
嗜血成性 : 嗜:爱好。爱好吸血成了习性。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,榨取民脂民膏。
噬脐莫及 : 噬脐:用嘴咬肚脐。象咬自己肚脐似的,够不着。比喻后悔也来不及。
嗜胆嗜枣 : 嗜:爱好。喜欢吃苦胆,喜欢吃酸枣。比喻人有某种特殊的爱好。
士为知己者死 : 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
十鼠争穴 : 穴:洞。十只老鼠争夺洞穴。比喻坏人聚在一起互相争斗。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 : 指别人已有进步,当另眼相看。
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 : 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士可杀不可辱 : 指士子宁可死,也不愿受污辱。
噬不见齿 : 噬:咬;齿:牙齿。凶猛的野兽咬人时不露牙齿。比喻害人者阴险狠毒狡猾,不露凶相。
士穷见节 : 士:读书人;穷:困窘;节:节操。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。
士穷见节义 : 士:读书人;穷:困窘;节义:节操,气节。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。
嗜痂成癖 : 比喻人有怪异的不良嗜好癖。
失之交臂 : 交臂:胳膊碰胳膊,指擦肩而过。形容当面错过。
士绅名流 : 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。
士饱马腾 : 军粮充足,士气旺盛。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 : 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
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 : 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失之东隅 : 东隅:日出的地方。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。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 : 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失张失志 : 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不定。
士农工商 : 古代所谓四民,指读书的、种田的、做工的、经商的。
士马精强 : 军粮充足,士气旺盛。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 : 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 : 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失之若惊 : 形容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得失。
失之穿凿 : 穿凿: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。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、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。
失张失智 : 举止失措、失神落魄的样子。
失口乱言 : 失口:说了不该说的话。指不能控制,胡言乱语。